师生对IPv6网络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多,无法调取相关IPv6资源,访问缓慢等延缓了工作进度和科研成果,迫切的需求需要校园网打破云网端互通边界,向标准、多元化、服务化转型。因此要拉通数据中心资源域,建立IPv6+的网络通道,向云网端融合。通过在校园网云平台中引入IPv6+等网络技术,设计IPv6+云网端融合的一体化架构;利用SRv6、网络切片等IPv6+扩展编程协议,建立IPv6+通信网;利用APN6等相关技术实现一体可视化运维,建立云网端融合的IPv6+校园规范体系,提供IPv6+校园基础平台,给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实验环境,进一步推动IPv6+的建设。
2019 年,中国发布《中国IPv6 发展状况》白皮书和“国家IPv6 发展监测平台”。成立IPv6+技术创新工作组,明确IPv6+技术研究和产业实践“三步走”发展战略。分别是基于SRv6 为网络提供部分编程能力、实现有条件保障用户体验的自治网络、利用应用驱动网络技术实现应用感知、高度自治的网络。
IPv6+和云网发展目标明确,指标量化,三年大改观,五年形成不可逆转之势,2023 年国内主要内容分发网络、数据中心、云服务平台、域名解析系统要完成改造,到2025 年新增网站及应用规模部署单栈, 到2030 年完成IPv6 全网单栈最终目标的演进过渡。
目前IPv6+校园网络建设模式混杂,没有形成系统体系;对于IPv6 扩展性应用和研究不足,只是潜在的构建IPv6 网络并使用,导致IPv6 通道资源分配不足;IPv6 运维管理体系不健全,运维难度增大;校内IPv6 云端资源浪费,不能充分使用等。诸多的现象导致IPv6 的推广难度层层阻碍。
为适应新时代的信息化发展方向, 必须构建精简、高效可管可控的云网端融合体系, 并逐步推进IPv6网络建设,伊犁师范大学已经构建IPv4/IPv6 双栈数据中心,但是距离2030 年全网单栈的目标甚远,因此要持续不断针对我校网络特点进行分阶段的研究和部署,向着云网端体系转变。利用SRv6、网络切片等IPv6+扩展编程协议,建立IPv6+通信网;利用APN6 等相关技术实现一体可视化运维,从而构建云网端融合的IPv6+校园体系建设。
2. 设计理念 随着云计算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校内越来越多的校园业务和数据需要迁移到云端,数据中心存在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