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挖掘对新旧保险合同准则的分析

发布日期:2023年7月27日
基于文本挖掘对新旧保险合同准则的分析 基于文本挖掘对新旧保险合同准则的分析

本内容试读结束

下载后可阅读完整内容,立即下载

新保险合同准则于今年的1月1日开始施行,它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因此,本文利用Python程序语言,通过网页爬虫对2020年发布的新旧保险合同准则进行文本挖掘。另外下载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和2009年印发的三份旧保险合同准则,通过本地文本导入,利用jieba库进行文本分词,collection库统计词频,wordcloud库制作词云等,进行对比、联系,发现新旧保险合同都出现如“合同”、“计量”等词汇。总结出新保险准则着重关注在保险合同定义、保险合同计量模型等方面。同时梳理得出新保险合同准则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凸显“保险姓保”的原则;有利于抑制保险合同美化财务业绩;还有利于提升我国保险行业的国际形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人们对平抑财产风险和对抗生老疾病风险的意识逐渐增强,保险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期[1]。2020 年12 月,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新保险合同准则”。不再执行2006 年2 月印发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等38 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 号)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5 号——原保险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6 号——再保险合同》,以及财政部于2009 年12 月印发的《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09〕15 号),以下简称“旧保险合同准则”[2]。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总量大幅度增加,传统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存在很大限制,为了探究新旧保险合同准则的差异,本文结合python 程序语言爬取新旧保险合同准则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大数据挖掘,提供了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结果,梳理出新旧保险合同准则中的异同点。

2. 文献综述 随着2020 年新保险合同准则的发布,学界加大了对保险合同准则领域的关注。梁建民(2020)认为新保险合同准则实施对保险行业财务管理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1]。杨征(2021)认为新保险合同准则揭示了寿险公司的经营实质,更是引导了行业关注资产负债匹配与资产管理,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3]。李华(2023)对新准则与旧准则的信息披露要求进行分析, 认为新准则下准备金计量、信息披露更加透明、丰富[4]。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2017 年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 号——保险合同》(IFRS 17)。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下, 我国的保险合同准则逐步向国际准则趋同。

许闲(2019)分析IFRS 17 关于保险合同准则确认、计量与披露重大调整,讨论IFRS 17 和IFRS 9 与我国当前会计实务的差异与影响[5]。孙火秀、曾诚和王煦楠(2020)认为IFRS 17 给保险公司收入带来影响[6]。顾丽雅(2022)分析IFRS 17 的变化并明确新准则对国内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影响[7]。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