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数据战略下,数据需要各个环节间流转、重组、使用,同时数据的管理控制权也随之转移,数据一旦泄露,数据提供者非常希望能够精确溯源是否是数据使用环节的责任。数据水印技术通过高仿真实数据内容,并参入标识信息,数据使用者不易察觉,并且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抗毁性,可有效满足数据安全流转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嵌入的高抗毁数据水印方法,可灵活针对目标数据的特性,在保证目标数据可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证数据水印嵌入率,提高数据水印的抗毁性。
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发展, 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20 年4 月9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要求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1]。我国关键基础设施运营企业,比如能源、金融、电信等行业拥有海量的客户数据,不仅反映了社会用能、经济运行等宏观情况,而且反映了居民生活、企业经营等具体情况,价值巨大,社会开放共享需求迫切。然而近年来数据安全事件频繁发生[2],国家法律法规对于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严格[3] [4] [5],因此我们必须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输出数据价值。
我国关键基础设施运营数据不仅会在内部各个部门间流转,也会向工商、司法等政府部门,金融、能源、互联网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提供。数据一旦对外提供,数据的管理控制权将随之转移,如果发生数据泄露,责任难以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6]。《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网络运营者有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7]。如果责任不能厘清,则极大限制了数据管理者的数据共享积极性,因此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尽可能避免数据泄露,加强数据泄露之后的定责能力,十分必要。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嵌入的高抗毁数据水印方法,并采用当前主流的微服务技术架构,针对数据离线对外提供场景,提供高抗毁、高仿真的数据水印,一旦数据被恶意泄露,即可根据数据水印, 定位责任环节,同时数据水印也可警示数据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数据管理不当,非法泄露。
2. 相关知识 2.1. 概述 数据水印技术又被称为数字水印、数据库水印, 能够将特定的标识信息嵌入到数字产品的内容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