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建设研究

发布日期:2019年7月17日
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建设研究 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建设研究

本内容试读结束

下载后可阅读完整内容,立即下载

随着以BIM、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计算等为代表的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工地管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涉及的上下游链条非常长,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但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粗放式的施工管理不仅使工地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较低,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业界人士和广大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模式不断优化,建筑企业以往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建筑领域节约型、低排放、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组织结构与生产方式,信息化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需求愈发迫切,智慧工地建设应运而生。

2. 智慧工地 2.1. 智慧工地内涵 智慧工地是指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基于BIM 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在虚拟现实环境下数据与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提供趋势预测及专家处理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建筑业的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机械、人员穿戴设备、场地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实现普遍互联,并与互联网集成,从而实现建筑工程人的因素与施工现场物的因素完美结合,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2]。

2.2. 智慧工地内容 智慧工地建设涉及劳务考勤、塔吊管理、施工现场监控、施工环境监测、升降机管理、物料管理、工程资料等诸多环节,需要基于BIM 平台将地形地貌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塔吊设备模型、电梯设备模型、视频监控设备模型等进行集成,基于物联网技术采集的数据传输到BIM 平台,BIM 平台将具体设备工作信息传输到施工工地模型中,实现整个施工现场信息的无缝衔接和动态流贯通,提升施工现场信息感知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与进度管控能力。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