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家层面为电池产业出台的相关政策及要点;进一步挖掘我国动力电池的专利趋势、技术布局,最后深入探究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应用的专利信息挖掘;最后得出我国动力电池发展相对较快,但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较少的结论。
2012 年7 月国务院下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文件,主旨在于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1],2016 年3 月国务院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文件,主旨在于加快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核心技术[2],2017 年3 月下发《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文件,提出要加快提升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3],为加强锂电行业管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4]。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具有塑形灵活性、电化学稳定性、完美的安全可靠性、更长循环寿命等特点。
近年来,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纷纷将动力电池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为了解国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状况,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研发策略,本文基于incoPat 专利数据库,设计检索策略,对中国动力电池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进行专利统计分析与信息挖掘。检索策略1:((TIABC = (动力电池)) AND ((STATUS = (“有效”)) AND (PNC = CN));检索策略2:((TIABC = (动力电池) AND TIABC = (新能源汽车)) AND ((STATUS = (“有效”)) AND (PNC = CN))。
2. 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动力电池技术情况,围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专利族为13,178 件(截止2020 年7 月31 日),根据动力电池的专利申请趋势图可以看出见图1,从2006 年开始专利申请呈增长趋势,到2015 年为年申请量1146 件,2015~2019 年为产业的快速增长期,在2018 年达到了峰值2581 件,说明近5 年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又有了很好的创新和发展前景。
全国动力电池产业的省市排名,广东省专利拥有量排名第1 共2846 件,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充电器994 件、动力电池模组1553 件、发电控制493 件、多自由度机械臂929 件、复合负极材料271 件,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太阳能充电器275 件、动力电池模组261 件、发电控制226 件、复合负极材料31 件,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多自由度机械臂102 件;北京市专利拥有量排名第2 共1840 件, 主要集中在混合动力为383 件、动力电池模组1 为683 件、动力电池模组2 为559 件、充电控制方法787件、充电系统629 件,并且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些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最多;江苏省专利拥有量排名第3 共1392 件,主要集中在正极材料磷酸铁锂158 件、动力电池组836 件、电动汽车电池528 件、动力电池箱269 件、动力电池323 件,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组192 件、电动汽车电池29 件、动力电池箱25 件,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动力电池14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