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设计是影响人们对社交机器人接受度的重要因素,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呈爆发式增长。文章回顾总结了社交机器人外形设计领域的相关研究,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概述了社交机器人的外形设计特点以及人们对这些设计的接受态度。其次,文章提出了社交机器人的外形设计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以期提高人们对社交机器人的接受度。最后,文章总结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出展望。
社交机器人(Social Robots)是用于与人交流互动的机器人[1],其主要功能是辅助用户完成日常任务、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目前,社交机器人已被实际应用于医疗护理[2] [3]、生活辅助[4]、家庭教育[5]等多个领域。人们对机器人的接受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大致将影响机器人接受度的因素分为机器人因素、人类因素以及人–机器人交互因素[6]。机器人外形是机器人因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维度,如机器人的大小[7]、面部特征[8]、性别特征[9]、拟人化程度[10]等。机器人外形会影响人们对机器人的感知, 用户会根据外形对机器人形成某些期望[11], 进而会影响到人们的接受度。
机器人外形的重要性在不同的被试群体中都得到了验证[12] [13], 我们应对社交机器人的外形设计趋势和特点进行总结,为社交机器人的外形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 机器人外形设计对接受度的影响 2.1. 宏观层面的机器人外形设计 社交机器人的整体外形设计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拟人化取向,即借鉴或仿照人类的外形特点进行设计,根据外形拟人化程度高低可分为类人机器人(Humanoid Robots)和人形机器人(Android Robots)。第二种取向是非拟人化,主要包括机械外形和动物外形的机器人。各种外形的机器人如图1 所示。
Figure 1. Images of social robots with different appearances 图1. 社交机器人外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