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谱法和ZigBee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设计

发布日期:2022年8月23日
基于光谱法和ZigBee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光谱法和ZigBee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设计

本内容试读结束

下载后可阅读完整内容,立即下载

水质监测是治理保护水资源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光谱法水质检测技术是在线水质监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对光谱法原理开展研究后,结合传感器及互联网技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树型拓扑结构的水质监测系统模型,硬件方面选取CC2530 + ESP8266作为设计开发芯片,软件开发平台选择IAR EM8051,实现了对水质的化学需氧量(COD)、浊度值实时采集,并对数据实施访问权限、预警处理。在对10组COD标准溶液和10组随机溶液进行测量后,发现数据误差率最大不超过3.3%,误差平均值为1.1%;对5组标准浊度溶液进行测量,数据误差率最大不超过3.4%,误差平均值为1.48%。实验表明:水质监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满足水质监测应用需求,为水质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水质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为测定掌握水质情况,包括水体的主要成分、含量及变化趋势等。一般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几个方面开展水质监测,每个方面包含一系列可测指标参数。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指出加强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质监测,完善自动为主、手工为辅的水质融合监测评价,完善断面–水体–污染源全链条监测溯源技术体系,构建大监测格局,逐步开展水环境预报预警工作[1]。

光谱技术是根据物质组成成分吸收或辐射电磁波,从而引起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产生前后不同光谱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光谱分析按电磁辐射传递方式可分为吸收光谱分析、散射光谱分析、发射光谱分析[2] [3] [4] [5]。

本文结合传感器技术和水质监测内容的实际,提出一种基于树型拓扑的水质监测系统模型,并从软硬件方面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对水质的化学需氧量(COD)、浊度、温度、PH 值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送[6],对数据的异动情况进行预警处理[7]。实验表明:光谱法水质监测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可靠、成本低廉,能满足不同水质监测应用需求,具有市场应用和推广价值,可以为水质保护和防治提供监测手段和技术依据[8] [9]。

2. 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光谱法和ZigBee 技术水质监测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 所示,主要有传感器模块、ZigBee 模块、WIFI 模块、云平台、终端5 部分组成。

COD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以有线的方式传送给ZigBee 模块2 (终端模块),ZigBee 模块2 (终端模块)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将数据传送给ZigBee 模块1 (协调器模块),ZigBee 模块1 (协调器模块)利用WIFI 技术将数据传送到云平台,工作人员通过终端查看水文监测数据。浊度传感器数据传送方式同COD 相同。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