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 + 蓝牙”技术的签到签退长护险护理监管系统设计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2年8月25日
基于“GPS + 蓝牙”技术的签到签退长护险护理监管系统设计与实践 基于“GPS + 蓝牙”技术的签到签退长护险护理监管系统设计与实践

本内容试读结束

下载后可阅读完整内容,立即下载

本文提出的基于GPS + 蓝牙签到签退的长护险管理系统是一种中等规模的计算机信息应用系统,旨在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实现长护险“险种”监管的数字化转型。为了化解老龄化危机,我国人社部发布了长护险保险制度。上海长护险在居家护理服务的提供形式上,由定点服务机构派出护理人员进行上门护理服务,政府根据服务工作量向定点服务机构支付服务费用。但护理人员上门服务的次数、时长和服务质量均无法做到有效监管,降低了政府购买服务费用的效果。本文基于长护险护理监管的行业背景以及社会现状,构建长护险护理监管系统,深入分析护理人员签到签退的业务需求,根据业务需求设计相应功能(子)模块。采用智能签到签退、飞行检查、服务反馈、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有效解决护理人员上门服务的次数、时长和服务质量的监管评估问题。本文描述了护理人员签到签退的程序流程:1) 派工:护理员接到服务机构派工信息;2) 签到:护理员到达派工地点签到;3) 飞行检测:护理员为老人提供护理中进行飞行检测;4) 签退:护理员提供护理结束后进行签退。签到签退的实现提高了政府及服务机构对于护理人员的管理效率,改善了护理人员服务的质量,促进了长护险“险种”监管的数字化转型。

1.1. 行业背景 根据人口普查信息,我国人口老龄化率快速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截至2019 年底,嘉定区60 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2.5 万,老龄化率高达34.25%;为了化解老龄化危机,我国人社部发布了长护险保险制度。

如何化解老龄化危机,国外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长护险研究成果并考虑我国的国情,人社部于2016 年6 月27 日发布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共享发展改革成果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有利于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升他们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质量,弘扬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