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WebGIS的优势,研究了灾害信息的Web发布、检索和可视化的关键技术,主要涉及到异质异构数据的集成和数据的分布式检索融合技术,并对他们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后建立了灾害信息的Web发布和可视化系统,用户可以清楚地在地图上了解到灾情信息以及灾情动态变化的过程,对灾害的评估与防止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Web 技术与GIS 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Internet 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WebGIS 已成为当前GIS 领域的研究热点。异质异构数据的集成和数据的分布式检索融合技术是WebGIS 中的关键技术。
频发的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减少相应的损失并做好防灾工作,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变得非常重要。为了解决不同来源、不同内容、不同数据模型、以及不同数据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之间的共享与互操作的难题,目前,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的方式大致有三种:数据格式转换模式、数据互操作模式、直接数据访问模式,其中数据互操作模式是OGC (Open GIS Consortium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联盟)制定的数据共享规定,而GML (GeographyMarkup Language 地理标记语言)作为OGC制定的应用于网络环境下的地理空间数据通用接口,遵循数据互操作模式,有效的解决传统Web 语言对复杂的地理信息描述和表现所具有的先天缺陷,方便地进行空间数据交换、传输、集成[1]。异构数据库的互操作就是要在一个检索系统内对多种异构数据同时进行检查[2]。
2. 异质异构数据的集成和数据的分布式检索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2.1. 异质异构数据的集成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基于GML 的数据集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Rancourt 将GML 与先前所定义的空间标准进行比较,得出GML 能有效的满足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的要求的结论,并预测GML 将在行业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Zhang et al.在网络环境下以GML 的作为异构空间数据库交换共享空间数据的格式,成功实现数据的互操作。朱前飞等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ML 的数据共享解决方案,并初步探讨了方案的实施步骤。
崔希民等提出了GIS 数据集成和互操作的系统架构, 并在该架构中采用GML 作为异质异构GIS数据的统一格式, 在数据层次上实现GIS 数据的集成和互操作。
张霞等提出一种基于GML 构造WebGIS的框架结构,给出实现框架技术,实际集成应用方案较少,需进一步进入进行深入研究。
2.2. 数据的分布式检索融合技术 现有以下几种可行的实现方法:1) 进行不同数据库间的格式转换, 如利用Z39.50 标准进行数据库的统一转换,这种方法往往要求各个数据库在字段级别实现统一,故灵活性较差。2) 运用元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 利用数据库提供的Web 客户端接口如CGI 等进行统一检索, 这种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的信息源开发相对应的检索接口,在资源种类繁多、结构各异、页面常有变化的情况下,技术层面的投入成本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