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航天装备的维修性指标要求中的平均修复时间和最大修复时间的要求,提出了基于维修性试验数据的平均修复时间与最大修复时间定量验证与评估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成功应用于装备维修性评估工作,可为后续装备维修性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对航天装备进行维修保障是航天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装备的维修性是指装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维修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其规定状态的能力。对装备的维修性进行评估,了解装备的维修性水平,确定其满足装备研制总要求的程度,是装备定型过程中的重要工作项目。
近年来,随着航天装备的发展,用户对装备维修性的要求相比以往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具体,比如航天装备研制总要求中维修性战术技术指标往往规定具体的平均修复时间和最大修复时间。同时,国内航天装备研制单位也开始逐渐认识到维修性的重要性,开始注重维修性分析、试验与评估技术的研究,并在型号研制过程中推动维修性工作的开展,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
然而, 由于缺乏实际维修数据的积累, 导致在航天装备定型过程中的维修性评估工作主要依靠定性分析,很难给出准确定量数据,难以满足装备定型要求[2],仅有的少量定量数据,也由工业部门工艺操作人员进行的维修试验操作验证,无法从使用部队操作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准确评估,造成装备后用户维修人力费用难以准确估算。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文结合航天装备发展的工程实际,设计了维修性试验,开展了基于维修性试验数据的平均修复时间与最大修复时间定量验证与评估,并结合某型号装备工程实际应用加以说明,为后续航天装备维修性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2. 航天装备维修性要求 2.1. 定性要求 航天装备的维修性定性要求是为了使得产品修复、快速、简便和经济,而对产品设计、工艺及其他方面提出的要求,一般包括可达性、互换性于标准化、方差错及识别标志、维修安全、检测诊断、维修人素工程、零部件可修复性、减少维修内容、降低维修人员要求等方面[3]。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一般航天装备定性要求通过维修性分析给出结论。
2.2. 定量要求 维修性定量要求是为了反映战备完好性、任务成功性、保障费用和维修人力等目标或约束,体现在维修保养、预防性维修、修复性维修和战场抢修等诸方面。目前,在装备维修性定量要求中,主要包括平均修复时间、最大修复时间等参数的要求。
2.2.1. 平均修复时间 平均修复时间MTTR 是产品维修性的一种基本参数,也常记为ctM ,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