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试读结束
下载后可阅读完整内容,立即下载
为进一步研究四川地区暴雨变化特征,选取四川省32个气象站1961~2019年共59年的逐日降水量基本气象观测资料,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 四川省暴雨主要集中在6~9月,总体呈先升后降的长期变化趋势,在7月达到暴雨峰值。四川省月暴雨分布型态为东部大于西部,南部大于北部。2) 四川春、夏、秋季以及年暴雨均呈东多西少的形势,年暴雨峰值出现在雅安。3) 1961年至2019年春季暴雨长期趋势变化不显著,夏季暴雨和年暴雨呈显著增加的长期变化趋势,而秋季暴雨呈显著下降的长期变化趋势。4) 四川省春季暴雨振荡主周期分别为7a和25a,夏季暴雨和年暴雨振荡主周期均为44a。秋季暴雨振荡主周期分别为46a和8a。
暴雨是四川盆地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常造成洪涝、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暴雨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和较长的持续时间是生成暴雨的必要条件。李永华[1]等指出在西南地区的水汽通道中印度洋水汽通道强度最强,太平洋水汽通道最弱,蒋兴文[2]等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夏季水汽主要来自于青藏高原、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葛晶晶等[3]研究表明,由于大巴山的阻挡作用,西南暖湿气流在迎风坡堆积,造成暴雨中心常出现在迎风坡和山顶。刘冀彦[4]通过数值实验得出四川盆地附近平原与高达山脉交错相间的地形导致条带状正负相间的垂直次级环流产生,导致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抽吸作用,加之丰沛水汽条件,易引发大范围降水。黄楚慧等[5]将四川山地暴雨事件划分为川西暴雨、川东北暴雨以及川西、川东北两地并发型暴雨,三种类型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均为5~7 月呈上升趋势,7 月达到峰值,8~9 月呈下降趋势,同时研究表明四川山地暴雨峰值在夜间出现的频率远高于白天,主要集中在北京时00~06 时。刘庆[6]得出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5~10 月,7 月出现洪灾最严重,该结论与黄楚慧对四川暴雨变化趋势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肖红茹等[7]利用2008~2018 年5~9 月降水资料,根据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将四川盆地暖区暴雨分为了西南涡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东南风型、西南急流型四类并总结了每类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降水性质,副热带高压边缘型和东南风型对流性降水明显,西南涡型和西南急流型稳定性降水明显。肖递祥等[8]统计了2012~2018年四川盆地在弱天气系统影响条件下出现的30次突发性暖区暴雨并对其平均场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该次研究的暴雨均具有夜间增多,次日上午减少的日变化特征,在暖区暴雨临近时,四川盆地在500 hPa 表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偏南或弱波动气流, 700 hPa 表现为西南气流, 850 hPa 为偏东或偏南气流,暴雨主要出现在850 hPa 风速辐合及浅薄的低涡环流区域。陈丹等[9]对1960~2012 年四川盆地夏季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东部暴雨频数和暴雨均呈增加趋势,盆西与盆东相反, 同时盆东暴雨在60 年代和70 年代明显偏少, 在80 年代、90 年代和21 世纪初明显偏多。
王春学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