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外部公路逐渐变成城市道路,公路市政化建设需求日益增大。本文以某城镇段公路市政化改造项目为依托,就公路市政化改造项目中的技术路线及关键设计节点进行分析归纳,为其他类似项目的推进提供参考。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城郊的集镇村庄被纳入城市的范畴。然而,与这些集镇村庄配套的往往是功能较为单一的公路,无法满足现阶段以至于远期的交通及服务需求 [1]。因此,需要对此类城镇段公路进行市政化改造。
城镇段公路市政化改造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面貌的体现,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民生工程,其设计节点是整个工程的关键,需要进行专门研究,才能做到高效合理,经济可靠 [2]。
原涛等 [3]在剖析干线公路交通特点的基础上,对干线公路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并提出了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干线公路改造过程中的常用的形式。吕慧慧 [4]采用出行率法主要对道路改扩建情况下的交通流量进行中短途的交通流量预测。王新明 [5]对苏州市干线公路市政化改造的案例进行梳理,并归纳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形式,并对各种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文以某城镇段公路市政化改造工程作为依托,对设计关键节点进行阐述,以供设计参考。
2.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某产业园, 现状规划路是一条东西走向公路, 道路西起A 路, 东至B 路, 全长16,103.304 m,原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时速60 km/h,条件受限段设计时速为50 km/h,现状为双向两车道。
现状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 缺少独立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 道路沿线集镇、村庄密集, 日益增长的慢行需求难以满足,现状人、车混行现象严重,路段过街设施不完善,行人过街随意,安全隐患大 [6]。本次市政化改造正是解决周边地块、沿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道路改造迫在眉睫。
3. 设计节点 道路两侧建筑以住宅和商铺为主,存在若干厂房。房屋建筑退让空间有限,本次市政化改造涉及部分房屋拆迁。部分段落道路两侧建筑与道路存在一定高差,衔接困难;道路两侧存在杆线等设施;沿线存在供水管道、燃气设施、雨水等设施;沿线存在交通信控等交安设施。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为了完成本次城镇段公路市政化改造项目,需要针对性的对相关节点进行设计研究。
3.1. 平面设计节点 通过对线位进行实地踏勘和测量, 对沿线主要乡镇规划、道路设施、河流等控制点进行了实地调查, 主要控制因素为: 1) 与现状相交道路的衔接; 2) 与已设计道路的衔接; 3) 与已设计高速的衔接; 4) 综合考虑现状规划路的利用率; 5) 综合考虑道路两侧征地拆迁及地块衔接; 6) 综合现状桥梁的利用; 7) 满足基本农田控制红线要求;